Search

我最近都在反省自己。

每次看完一部很有共鳴的戲劇,
我就會不自覺地檢...

  • Share this:

我最近都在反省自己。

每次看完一部很有共鳴的戲劇,
我就會不自覺地檢視自己,
是不是跟劇中人物一樣哪裡做不好了?
(到底為什麼連看個劇也要搞死自己?)

最近剛看完 #以家人之名
劇中女配角齊明月的媽媽自認為是個民主開放的家長,
實際上對先生對女兒的控制慾望超強烈,
女兒該怎麼讀書、要考什麼學校、畢業要做什麼工作,
她全都要管,
而且要求女兒說一不二,只能照做。

我不禁審視自己,
是不是也在不自知當中,成為了那樣的母親。

果果從小三開始正式學游泳,
如果說她從小到大認真持續超過一年的才藝(或興趣),
大概就只有游泳,
而且她還常到處大肆宣傳說是我逼她練游泳的。

雖然果果游的挺不錯,
但信一也擔心她長大身材變形,
所以設下了期限,
要求女兒上了國中後就不要再練泳了。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我心想果果未來若沒有個專長或興趣,
對自己沒有要求、對人生沒有目標,
這可怎麼辦?

於是這一個月我開始到處打聽,
也不斷想幫她安排其他的才藝課,讓她試上,
看看她對哪個比較有興趣。

我該不會齊明月她媽附身?

從有記憶甚至小到還沒能記住時,
我就一直在畫畫,
熱愛畫畫,
學生時期一路參加各種大小繪畫設計比賽,
長大也一路唸藝術設計科別,
畢業工作也都是從事設計類別。
(雖然最後創業做了八竿子打不著邊的醫美)
(也好險公司的設計部門一直由我負責,我才沒偏離跑道太遠)

我可能很幸運,
興趣能夠持續了一輩子,
能夠把興趣延續成專長當飯吃。
也因此,
我是個非常在乎專長的人。

也因為我的經歷,
所以總套用在孩子身上,
希望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培養出個專長。

不知不覺中,我成為了 #有一種家長。

有一種家長,
他們自己缺乏什麼,
就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替他們完成夢想。
有一種家長,
他們過往的經歷造就如今的成就,
就把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要孩子照著他們的路來走。
有一種家長,
他們曾經嘗試過無數的失敗,
就把框架綁在孩子身上,命令孩子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或多或少,我好像都有。

能不能我是另一種家長?
就算我曾經有過遺憾,
也不把孩子當成棋子,
給孩子作主的機會,
我的夢想自己完成,孩子的人生他來主宰。

能不能我是另一種家長?
就算我再成功再得意,
也要相信孩子有他自己獨一無二的基因序列,
複製不來,上天或許自有安排。

能不能我是另一種家長?
就算我明知前方路難行,
孩子可能會摔個滿身泥濘狼狽不堪,
但我也能在分享自身經驗的同時,放手讓孩子去闖去勇敢一次。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是子犬 兩岸三大醫美集團共同創辦人,榮獲北京十大女性創業家。 歷經?
View all posts